top of page
作家相片Nicole Hsu

最重要的理財教育,為何多數父母做不到?簡單三個步驟,讓孩子學會正確用錢

已更新:2022年9月5日



你應該知道的是:根據調查,96%的父母都認為理財很重要,但有教導孩子理財觀念者卻只有37%。探究背後原因,除了在「看不到錢的時代」教孩子理財變得更難以外,事實上,多數父母也不懂得如何理財。

開學一個月了,小朋友們陸續回到校園,看看全世界疫情依舊蔓延的情況,能坐在教室上課和同學嬉戲,在這個年代,孩子身在台灣真的很幸福。小朋友相處時,難免互相比較,誰有最新奇的電子設備,他就會是所有人焦點;聽孩子們說,小學生最羨慕的對象,就是那些能掏出智慧手錶或智慧型手機,拍照、傳訊息甚至拍抖音(是的,小學生是玩抖音的主力族群!)的朋友。

問題來了,如果孩子吵著要買東西,作為父母,你會為他出錢嗎?還是你會讓孩子自己付零用錢、買想要的東西?


這問題背後隱含的,是一個很重要的核心觀念:如何教孩子理財。

有多少台灣父母,會與孩子好好談錢?我在網路上找到「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」發布的「全台親子理財現況大調查」,雖然已經是5年前舊資料,但相信當時數據和現狀應該相去不遠:家中育有6至18歲子女的父母,多達96%都認同理財很重要,但沒有教導孩子理財觀念者卻也達到過半的63%,相關教育為何空白,他們的理由都是「孩子還太小」。


不跟孩子談錢,真的是因為他們太小?或許是,連父母自己也不太懂。

身為媽媽,我得老實說,在這年代,想要教孩子理財真的好難!畢竟,許多市場現狀早已改變,和我們童年時大不同了:現在存款利率這麼低,每年孩子收到壓歲錢,就算乖乖地存入帳戶,一年下來,實在收不到什麼利息,很難有動機拼命儲蓄。


而且父母自己的成長經驗裡,也沒有人教我們,到底什麼是「正確的理財」?


一位「合格」的大人,都是如何理財?好像只要把學科成績念到達標,自然而然便長大了。也難怪有了孩子後,談到理財就有更深的迷惑。


從事資產管理顧問業這幾年,我的感觸是,越迴避賺錢、用錢或存錢等話題,越是一味督促孩子把錢存起來,孩子越難以理解金錢觀念及合理使用金錢的重要,更別提那些複雜的金融商品交易規則了。例如金融商品廣告最後必備的那句警語:投資一定有風險,如果沒有正確認識報酬與風險的關係,長大後開始有了收入,甚至是長輩贈與的財產,恐怕就很容易因此憑著一知半解,投資自己不理解的金融商品,造成慘痛的損失!


我看到最近有些投資人,上街舉白布條抗議特定ETF商品令他們慘賠,又看到有一位單親媽媽,因為不堪投資期貨虧損,帶著身心障礙的孩子走上絕路,這些因為用錢不當衍生的悲劇,讓我心裡特別有感觸,我們實在應該及早認識賺錢與用錢,才能真正在經濟上成為獨立的人!


三步驟,教孩子理財

關於錢,我們可以怎麼教孩子?首先,當然還是透過身教,在生活中認識金錢。例如雖然存款利息聊勝於無,但絕不能因此當個沒有應急準備的月光族,為什麼要儲蓄幾個月的緊急生活費?就是一件值得和孩子好好分享的大事。(我會說:因為父母會失業,會有意外,會生病……至於為什麼會失業?那是另外一個主題了)

再者,教導孩子「想要」和「需要」間的區別,也是提示他們如何分配金錢最簡易的入門概念。需要是什麼?我會是那些「沒有就會很不方便,甚至無法完成工作」的物品,很難被其他東西取代。舉例來說,趕著發出一封email的時候,你已經很難在街頭找到一家網咖來解決。至於「想要」?就是那些「容易被其他相似條件物品取代的」的物品。例如我們可以對孩子說,買不到彩色鉛筆時,家裡剩下的彩色筆或粉蠟筆,其實也能達到差不多的效果。

第三,許多父母都曾有過這樣經驗:孩子在賣場某個商品前哭鬧,堅持要把一樣玩具或零食買回家不可。

如果孩子自己有零用錢,也不想把錢存下來,執意要買某樣他期待已久的物品,父母可以在當場告訴他:「你身上沒帶錢,卻很想要買這項東西對嗎?爸爸媽媽有錢,可以借你買,但回家以後,你必須要給我比價格多一點點的錢。」

要價129元的商品 ,可以向孩子拿135甚至140元。當然我們都知道,在大人的世界這個補償叫做「借款利息」

孩子一定會質疑,為什麼我要給你的錢,比物品的售價還高?機會教育的時刻來了,你可以這樣說:「多出來的差額,就是我把手上資金暫時給你使用的『費用』」如果孩子對比存款利息和你「放款」給他的利率,他們肯定會驚呼:「跟你借錢,利息怎麼這麼高!」如此一來,銀行存放款利率中間的利差,孩子便輕而易舉搞懂了。

雖然在孩子眼中當個「吸金的奸商」,可能讓他們大呼不公平,但這樣一來,孩子肯定能徹底明白背著高利率的感受,這總比日後讓孩子莫名欠下一堆債務來得好多了,你說是嗎?



341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